SD NAND Flash(即集成 SD 接口的 NAND Flash)是一种专为嵌入式场景设计的高集成度存储芯片,其架构核心是NAND Flash 存储阵列 + 内置控制器 + SD 协议接口的三位一体设计,既保留了 NAND Flash 的高密度存储特性,又通过内置控制器实现了 SD 协议的标准化通信,大幅简化了外部设备的接口设计。
SD NAND 的架构可拆解为 5 个关键模块,各模块协同工作实现 “存储 + 通信 + 可靠性保障” 的完整功能:
这是数据实际存储的物理载体,与普通 NAND Flash 的存储结构一致,由存储单元阵列和地址解码器组成:
注:NAND Flash 天生存在 “坏块”(不可靠的 Block),这部分由后续的 “坏块管理模块” 处理。
这是 SD NAND 与普通 NAND Flash 的核心区别,也是其 “易用性” 的关键。控制器集成了多个子模块,负责衔接存储阵列与外部接口,处理所有底层复杂操作:
负责与外部主机(如 MCU、处理器)进行物理连接和数据传输,遵循 SD 卡的接口规范:
为芯片内部各模块提供稳定电压(如核心逻辑 3.3V、存储单元高压擦除 / 编程电压),并支持低功耗模式(如休眠、待机),降低嵌入式设备的功耗。
SD NAND 采用芯片级封装(如 WLCSP、QFN),体积远小于标准 SD 卡(通常仅几 mm²),适合空间受限的场景(如智能手表、物联网传感器、行车记录仪等)。
存储类型 | 架构特点 | 优势 | 劣势 |
---|---|---|---|
SD NAND Flash | 集成 NAND 阵列 + 控制器 + SD 接口 | 体积小、无需外部控制器、即贴即用 | 容量相对 SD 卡较小(通常 1GB~128GB) |
普通 NAND Flash | 仅 NAND 阵列,无控制器 | 容量大、成本低 | 需外部 MCU 处理协议 / 坏块 / ECC,设计复杂 |
标准 SD 卡 | 类似 SD NAND,但独立封装(含外壳) | 通用性强、可插拔 | 体积大(约 24×32mm),不适合嵌入式 |
SD NAND Flash 的架构通过 “内置控制器” 将复杂的 NAND 底层管理(坏块、ECC、擦写)与标准化的 SD 协议接口结合,既保留了 NAND 的高密度存储能力,又实现了 “芯片级即插即用”,极大简化了嵌入式设备的存储设计,是空间敏感型场景的优选方案。
电话:176-6539-0767
Q Q:135-0379-986
邮箱:1350379986@qq.com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大道1021号C座